城镇常见鼠害防制方法及“智能监测设备”应用解析
常见城市鼠种
城镇中常见鼠种主要有: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3种,其主要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疾病等,并通过啃咬、尿浸等物理方式对家具、建筑、字画、古木、家纺、线路、食品形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是我国城镇爱卫运动的重要工作之一。
鼠种 | 别名 | 明显特征 | 活动场所 | 平均寿命 |
褐家鼠 | 大家鼠、沟鼠、挪威鼠 | 尾长不超过体长,耳短且厚,耳长盖不住眼部,体重大概在80-350g,体格粗壮,背毛灰褐色,腹毛灰白色 | 温暖潮湿地:沟渠、厕所、仓库、杂物间、橱柜、绿化带、垃圾堆 | 6-7个月 |
黄胸鼠 | 长尾鼠、黄腹鼠 | 耳大且薄、向前折可盖住眼部,尾长细长且大于体长,体重一般在60-180g左右,背毛黄褐色,腹毛棕黄色; | 高层隐蔽地:房梁、天花板 | |
小家鼠 | 米鼠、米老鼠 | 体型较小、上门齿内侧有明显缺刻,体重一般在7-20g左右,尾长与体长相当,背毛呈灰褐色、腹毛灰白色或灰黄色; | 干燥、离食物源较近地:杂物间、纸箱、橱柜、仓库 | 2-3个月 |
其他特征: 妊娠期:平均20天左右;胎仔数:平均5-8只,年仔数:平均35-40只左右, 鼠最活跃期:3-9月龄为最活跃期; 摄取食物特征:特别敏感,新食物初期少量,间隔时间较长,后期间隔期缩短,取食量增加; 嗅觉:特别灵敏; 视觉:大概10M左右范围; |
褐家鼠(尾长不超过体长,耳短且厚,耳长盖不住眼部)
黄胸鼠(耳大且薄、向前折可盖住眼部,尾长细长且大于体长)
小家鼠(体型较小、上门齿内侧有明显缺刻)
传统防制方式
防鼠设施
门:要求下方缝隙小于0.6cm,与外界相通门口或出道,安装60cm高金属挡鼠板,木质门边框加装金属材料包边至少30cm,
窗户和通气孔:所有窗户和通气孔加装铁丝网,网眼不超过6mm;
下水道和地沟:沟口加装防鼠铁丝网,网眼小于1.3*1.3cm;
孔洞:线揽孔、水管孔、燃气管孔等,小洞采用砂石混合物或防火泥填堵,大洞加装铁丝网或金属防罩网,网眼不超过6mm;
环境卫生:无污垢、无厨余、垃圾定点收置处理,注意周边鼠患防护;
化学防鼠
防制类型 | 优点 | 缺点 | 常见药品 |
急性灭鼠 | 速效、潜伏期短(1天见效),易见死鼠,比较受欢迎, | 老鼠对新物较敏感,常因摄入量未致死已出现不适症状停食,将死致死率。 | 溴甲灵、磷化钙、灭鼠优、胆骨化醇 |
慢性灭鼠 | 目前效果最好、最安全的灭鼠剂(3-4天见效)——药理:破坏凝血功能、损害毛细血管壁, | 但死鼠在洞在隐蔽处,不见死鼠,欢迎度较低; | 杀鼠迷、杀鼠灵、敌鼠钠盐、溴敌隆、大隆 |
复合型灭鼠剂 | |||
毒饵 | 目前应用最广泛,效果明细,使用方便、价格低(主要配合鼠饵站使用); | 蜡块、膏剂、松散毒饵、粒剂 | |
熏杀剂 | 具备强制性、不受鼠害取食行为影响,作用快速,效果较佳, | 用量大、功效低、对操作者较危险 | 磷化铝、氰化钙、臭甲烷、一氧化碳烟炮 |
3 .物理防鼠
又称器械灭鼠,使用鼠夹、捕鼠器、粘鼠板、电猫等器械灭鼠。其特点不适用于大规模灭鼠,比鼠饵灭鼠耗费人力,并需要技能,需将捕鼠设施安放至鼠洞、鼠道、食源等场所。
智能鼠害防制策略
鼠害智能防制策略主要具备“监防”两个主要功能,即主要采用智能监测硬件实时掌握鼠密度情况,由数据统分的智能预警点位告知防制人员何时、何地、何量、何种指标,并结合传统设施及人为方法定向主动的综合防制,也可以通过配备智能自动捕捉鼠害设备,实现直接灭鼠的效果,并将数据自动上报至云端系统实时分析,掌握鼠密度趋势。
这种方式完全区别与传统防制中的“被动”防制或“经验”防制,通过主动发现鼠患情况,从而及时做出应对策略,并将人工施工作业台账与监测数据同步整理在系统中,从效率和效果上都大大提升,成本方面也实现有效控制,并在数据的直观性上可视化展示防制成果。
食品厂、物流园、商超等商用场景应用
应用数字化解决方案主要解决商用环境中重点区域难管理、成本高、流程复杂、结果明显等问题,类似养猪场或食品厂高级仓库,这种重要场景一般进入需提前隔离、并申报严格作业流程、风险因素也是第一位的,所以在商用场景中优先解决的先是重中之重的防制场景点位。
此类商用场景最主要是区分楼宇空间内部点位分布,不同于城市区域防制是通过二维地图平面展示,其次对重点场所(如:仓库、车间、杂物间、中央厨房、餐厅等)周边及室内应用鼠害智能监测装置结合人工防制的方案或直接采用自动捕鼠装置,结合后台管理系统,查看不同楼层点位分布、自动统计分析鼠密度趋势、预警趋势,以及现场通过app上传人工防制数据(包含照片、处理结果、维护人员及时间)等核心数据,最终根据不同时段生成“月、季、年等监测及防制”数据报告。
政府区域承包项目智能监测方案应用
政府型项目应用智能方案与商用型场景最大的区别在布局场景图——政府为二维地图,商用更偏向三维空间布局、数据可视化区域点位管理、不同权限端口数据共享。应用数字化方案主要解决政府项目应用传统方式管理层级多、施工端执行细节复杂成本高、防制效果差等问题。
在政府区域型项目中布局数字化方案,可实现各个片区场景的鼠防安置点位管理,系统针对智能点位和传统点位同步管理,都采用二维码管理,实现“监防”一体的策略,重点场景中采用智能设备自动上报各片区病媒生物密度消长趋势与预警趋势,一般场景中正常匹配传统设施设备监测,终端鼠发生数据于系统平台中形成预警信息,指导施工管理端现场防制,并将数据上报至系统,形成“监防”数据台账,并最终形成阶段性报告,其次也可通过系统管理进行物料管理、临检点管理、施工端打卡学习等功能。
依科曼病媒生物防制数字服务系统应用教程
系统应用教程